第九十三章 一鼓作气(2 / 2)

加入书签

容辉觉得有道理:“两国利益之间,一个公孙家的孙子,也就是个孙子。只要朝廷出面,自己要面对的,也就是一个公孙家……”越想越不舒服,轻哼一声,抛开书信,拂袖就走,直往外书房去。

“你……”潇月气结,捡起帛书,见容辉已经走远,只急得跺脚。忽然看见蓝绸从门口过,灵机一动,欣然招呼:“等一下!”快步迎出。

时当午后,蓝绸帮周氏理完了内院庶务,正要去回复凌霄。见潇月从书房出来,敛衽行礼:“姑娘什么事!”

潇月素知凌霄聪慧,微笑嘱咐:“把这封信交给你们夫人,别让你们爷看见!”将帛书叠好了递到蓝绸手中,只觉扔出了个烫手山药,转身就走。

容辉走到“垂花门”下,恰好被潇娟拦住。她穿了件紫罗襦裙,捧着份硬壳锦册,微笑招呼:“师兄,‘结巧礼’最后的定案,必须要和你商量一下!”说着伸手请向前屋。

秋月如钩,星辉灿烂。兄弟俩出后屋时,丫鬟们正在廊下掌灯。容辉走到荷塘边的鹅卵石径上,才开口问:“都到山下了吗?”

“都到了!”容光边走边说:“‘驱逐令’发出去了,各城已经戒严。各家纷纷致函,表示拥护‘灵山道统’,与凶手势不两立。丹山剩下的‘四友’说毫不知情,上山来请罪,已经被收押。陈舅爷派来的‘刑讯师’果然有一套,问出了不少东西。只要他们知道解药的事,应该能有结果。”顿了顿,又问容辉:“那些人怎么处理,怎么向朝廷交代……”

容辉一阵头疼,呼出口气,毅然决断:“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既然立了秋,后天押到阳都处决,公告天下。朝廷、黄家,就让他们看着办吧……”叹了口气,伸手相请:“一起去山下!”足下生云,带着容光直奔南城。

“指挥使司”衙门大堂里,容辉连夜照会福地内六品以上军官,将防御中心调整到了石城,旨在阻击闽南东进的倭寇。又将原本种地、炼功、养马的一万军户,编为两卫正规军,由周锦和燕翔暂代“指挥使”。众人皆有升赏,自然满口赞同,直议到黎明才散。

翌日清晨,容辉开启传讯阵,用“仙”字第七十二号勘合上表朝廷,陈说情由。表文一出,天下哗然。各地仙派、藩王,纷纷致函,表示支持。各地言官纷纷上奏,弹劾容辉不顾国本,滥用私刑。

容辉一阵头疼,只好跟她走进东梢间书房,亲自给她倒了杯茶,在北窗前的方榻上坐下,漫不经心地说:“有话快说……”游目四顾,见墙前书架上满是书册,不由咂舌:“不就是些针头线脑的事吗,怎么这么多东西。”

潇娟坐上东首交椅,听言肃然起敬,郑重解释:“这是从弘孝十一年,到现在的所有账目……”会过意来,蹙眉轻嗔:“别打岔……”展开锦册说:“演礼的地方,定在‘渊渟园’后院,祖师殿前。所有装饰用布,定为七彩颜色。这样,既给了黄家面子,也不至让你那位难堪……”

容辉听得昏昏欲睡,待她说完,仔细回想一遍,觉得无微不至,很是妥当。他由心佩服,刚想说话,张开口却打了个哈欠,又见红袖来禀:“二爷,夫人来了。”潇娟眸光轻闪,站起身适时告辞。

时当宣府门户“新开口”,被牧族大军包围。朝廷正全力调兵救援,只能留中不发。“春申灵君”则亲致书信,劝容辉将七犯押上燕京,交付朝廷,由“三法司”定罪量刑,以正视听。

日下塘边,内书房里,容辉站在中厅窗前,又看了一遍潇月译出的书信,轻哼一声,横眉冷笑:“老狐狸站着说话不腰疼,敢情中毒的不是你媳妇……”

“我也觉得黄老爷子的建议值得考虑……”潇月用红宝石头饰扎了“凌云髻”,穿了身青丝襦裙,站在容辉身边,据理力争:“毕竟主犯已经伏诛,那七个武士也是知情的……”

“既然知情,就更该死!”容辉皱眉轻哼:“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你听我把话说完,行不行!”潇月蹙眉轻斥,接着说:“他们去了燕京,也少不了一番刑讯。到时候真相大白,我们再邀人上表,要求处死那七人,朝廷还敢放人不成?这样,也能避免东瀛人将矛头直接指向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