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二次遭难(1 / 4)

加入书签

接到命令,部队就要撤离崇庆县城了。

泥娃子背好背包背上钢枪。将长矛扛在肩上。

背包是班长的。钢枪也是班长的。排长郑重的将钢枪发给了他。

排长的话1直在耳边萦绕:“你接过班长的枪。就要像班长1样去战斗。忠于人民,忠于仁义社。你能不能做到?”

泥娃子回答得斩钉截铁:"能。"

清军万余大军,分北、中、南3路出击蓉都以西平原地区。

北路从郫县到灌县(今都江堰市)。

中路从温江、崇庆到大邑。

南路从双流、新津到邛崃。

被打散的地方武装龟缩在县城里,见大军到来忙开城门迎接。积极配合。

背包里还有班长的骨灰,他要背回去,到烈士陵园去安葬。

这次战争的失败,实际上在平原地区,死伤上的人数并不多,主要是奔逃时建制被打乱,人心惶惶,不能形成有效反击。

地方武装人多,主要是挟裹的广大民众。但这次逃跑途中,跑散的民众都自动回了老家。

所以围在这些地方武装首领周围的都是些死心踏地的狗腿子。每个舵把子首领身边从几人到几十个人不等。

他们现在成了带路党,由于对地形了如指掌,因此对清军帮助很大。

仁义军不与对手硬碰硬、拼消耗,他采用灵活的战术,且退且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