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十二节五年与五天(3 / 3)

加入书签

姨妈好像没有听见她的话,她说:“我还听说南京市肖市长不愿意撤退。你听说了吗。

“他是我们南京人的父母官,说什么他也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子民。他率领宪兵和鬼子作战,大军撤退的时候他断后直到战死。

“他为了不被鬼子俘虏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他死的时候站在江水里。他这样的父母官才是好官。”

“我们听了他的事情大人小孩全都哭了。他是抗日的英雄是南京人的光荣。南京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国家不会忘记他。

“抗战胜利了要给他立碑永远纪念他,写书的,说大鼓书的,”唱戏的会一代又一代的宣传他们的事迹。

“**保卫南京从九号那天鬼子进攻光华门算起,连五天也没有,民国的军队还不如太平军?老百姓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情。

“一声撤退唐总司令丢下了他的千军万马先过江走了。他走的时候鬼子还没有破城,他慌什么。军队还在战场上作战他怎么能走呢。”

王明明说:“不是他要撤退,是大本营的命令,他也不想撤退,但是命令来了他也没有办法。不服从命令是要杀头的。”

姨妈说:“大本营命令撤退,不是叫你逃跑。江上没有船只军队过不了江,你要想办法弄船。这是你司令要做的事情。

“你弄不到船你要想其它办法带着部队撤退。大本营没有叫你丢了军队。那些官兵可是国家的宝贝,抗日的本钱。

“他战死以后他的宪兵队从城西向城东突围,最后在紫金山下全部战死。光荣啊。

“你大表哥出门已经十几天了,人没有回来连个口信也没有。我着急的很。”

“我这个老太婆也知道撤退的时候先撤退伤员和后勤辎重,那些枪支弹药是国家的财产。不能丢给鬼子,更不能抛弃。

“主力撤退的时候要有部队掩护。部队撤退的差不多了司令再离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渡过大江,那是胜利大撤退。

“军队过江了还应该把老百姓也接过江,那样做才是有本事的司令。今后部队才愿意跟着你打仗,国家才能放心的把军队交给你。”

王明明说:“姨妈,你说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客观情况千变万化难以预料。唐将军有完整的撤退方案,可是有人没有按计划执行。

“他想打胜仗,愿意与南京共存亡,想给后世留个英名。大本营不给他这个机会,他有什么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