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才匮乏(3 / 5)

加入书签

所以只能挑精英中的精英,比如我刚请的那位年轻数学家,以及姜博士和童博士去芬兰请的那位计算机天才。去莫斯科之后,我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

一提物理学家,丁爱国就很直接地想到原子弹,脱口而出道:“那位物理学家具体研究什么的?”

苏联科学院院士,与高校长一样,都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克林斯曼的老朋友、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的弗拉基米尔教授已经帮着把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想到nb实验室在不久的将来,会随着他获奖而水涨船高,章程不无得意地笑道:“阿尔费罗夫教授致力于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领域的研究,对物理学和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特别是在喷射特性、激光器的开发、激光二极管、取向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和电子学都是因此而创立的。”

太深奥了,连夏遥都听不懂,更何况他们这些没上过大学的。

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故乡,就算他们愿意,我们又能把他们请到哪儿去?中国是不用考虑的,一是没这方面的移民政策,二来很多俄国专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极为反感,他们刚推翻了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怎么可能会去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德国政局稳定,德国政府对nb电气又很照顾,据说他还有一位担任政府高官的好朋友。吴秀峰想了想,又问道:“去德国不行吗?”

“去十个八个可以,但多了不可能。”

章程接过顾红霞递上的矿泉水,耐心地解释道:“德国不同于美国。在移民问题上管得特别严。规定只有拥有高级专业水平的三种人可以技术移民。第一种是拥有特殊专业知识的科学家,第二种是身处突出位置的教学人士或身处突出位置的科研人员。第三种是具有特殊职业经验的专家和处于领导岗位的工作人员,其收入至少相当于法定医疗保险费衡量界线的两倍。

什么是‘法定医疗保险费衡量界线’?这是德国设定的一条线:年收入超过这条线,就不需要也不可以继续享受法定医疗保险,而只能另投私立医疗保险。这条界线每年有所浮动。去年执行的是三万多马克。

看着几位长辈面面相窥的样子,章程微笑着说:“量子点激光器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阿尔费罗夫教授的科研成果,大大地提高了半导体仪器的性质,增强了激光二极管的温度稳定性,降低了临界电流。在光纤、通信、微电子领域及其研制新型的光电仪器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可以研制用于光刻工艺的紫外光垂直激光器。”

“对公司有帮助?”

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得到德国无限期的落户许可的高级人才,年收入必须高于六万马克,按13个算,月毛收入必须在5000马克以上,这个门槛是相当的高!

因为超出法定医疗保险费衡量界限的人,在德国就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超出一倍。我们负担得起吗?另外一个问题是,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条件只适用于第三种人,而前两种人不受此限。但各地外国人局和州有关机构可以有另外的理解。”

章程喝了一小口水,继续说道:“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上看,苏联专家显然更希望能够移民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我们没有任何优势,同时又不具备引进大批人才的实力,所以只能在俄罗斯投资。”

“那香港呢?”

“我们想方设法争取港英政府拨款,把实验室打造成一个相当于大学的公益研究机构,就是想让香港入境事务处在引进人才上能够充分考虑我们的意见。当香港就那么大,人口又那么多,同样不可能大批引进人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