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丁文明的噩梦(3 / 4)

加入书签

别说大学生和研究生了,这年头中专生就是国家干部,陈宝琳不太相信,立马回头问道:“姐夫,是不是真的?”

老实人说老实话,刘思伟不明所以,微笑着确认道:“第二批新同事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也就是在交易会做义工的那些人。”

陈宝琳很是失落,悻悻地说:“看来像我这样的大专生在特区很难找到工作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这就对了嘛!

丁文明终于松下口气,理所当然地说:“小琳,特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不信你明天去车站周围的那些小旅社看看,都是来寻梦的大学生。特区就这么大点地方,总共就那么几家公司,哪有那么多工作留给他们?基本上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能留下的是极少数。”

好大的手笔,陈正淮暗暗心惊,不禁问道:“又要搞基建,那要花多少钱啊?”

章程跟刘思伟对视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不包括生产和试验设备,二期工程总投资五百六十万。资金的确有些紧张,不过我们的信誉很好,省二建愿意全部垫资。”

“到时候能还得上吗?

“就目前的经营情况看,最多一年就能还清了。”

总共才三百多个干部职工,陈正淮感觉不可思议,将信将疑地问:“三儿,你们每月到底能做多少产值,能产生多少利润?”

章程不失时机地说道:“是啊,特区物价这么贵,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去。大学生和研究生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对于那些没找到工作又赖着不走的,公安机关直接收容遣送。”

本以为这样能吓跑她,没想到陈宝琳居然扑哧一笑道:“幸好我不是一般人,有姐姐姐夫还有弟弟,而且都是大老板!董事长姐夫,您不会不收留我吧?”

刘思伟一楞,下意识地回道:“怎么会呢?你真要是想留就留下,公司正好缺外贸方面的人才。”

“现在大概月产十六万个开关插座,平均下来每个大约在7元人民币,也就是说现在月产值一百万左右。随着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开,年底前应该能达到月产四十万个。”

陈正淮暗叹了一口气,不无羡慕地苦笑道:“我们海滨那几家棉纺厂,近万名干部职工,年产值才一亿多,利润更是少得可伶。你们才三百多人,一年就能做几千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陈叔叔,这不好比的,您那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从生产设备到工艺,再到知识产权,都是用钱堆起来的。比如车间是无尘的,设备是数控的,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包括香港总部在内的四百多个员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四分之一,硕士十几个,博士两个,所以做这点产值实在算不上什么。”

一直站在陈正淮身边装淑女的陈保琳突然问:“三儿,你们给大专生开多少工资?”

怕什么来什么,不等章程开口,丁文明脱口而出道:“小琳,你没听章程说吗,我们公司只要本科以上。那还是以前,现在最起码是研究生,不信你问董事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