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求贤若渴(3 / 4)

加入书签

有公安部门撑腰,代办的又是真证,算不上违法犯罪,被钱搞得焦头烂额的刘思伟心动了,指着电话笑道:“打,现在就打,看丁叔叔能不能同意。”

电话拨通,丁爱国正好在分局,叔侄俩聊了大概十五分钟,一挂断电话,丁爱国就快步跑上二楼,敲开局长办公室的门。

“……工本费两块,他给我们五十二,并由我们派专人负责审核。据他估计一天大概能办一百张,这么算一个月就是十五万。考虑到我们南滨在特区没设办事处,他们还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食宿。张局,钱不钱先放一边,关键没风险,三儿说沪江和邻省的好几个兄弟单位都这么干。”

在这个所有部门都搞三产、开公司的年代,公安局是最苦逼的!

想投机倒把当“官倒”搞不到内部计划,想上路罚款看不见车,又没有后世那么多娱乐场所,除了抓赌抓瓢之外几乎没什么创收途径。办案经费紧张,联防队员工资几乎快发不出来,更别提搞什么福利了。

看着大姐夫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章程振振有词地说道:“这两天上午我去几个边防检查站转了一圈,发现很多人因为没有通行证而进不来,要么排队打电话求人去接,要么从贩子手里高价购买假证。香江又不是租界,更不是列强的殖民地。都是中国人,凭什么不让进,这不合理嘛。”

一张通行证,满纸辛酸泪!

“我在关口,进不来,请帮个忙”,这或许是所有特区人最头疼和最不愿意接到的电话,连刘思伟都接到过不下十次。

有业务关系的客户进不来,就要想办法把人弄进来。办法不是随便想的,谁会正好有熟人在站岗?东找西找,说不定为了带一个人进关,关系转到了一个大领导身上。大领导举手之劳,而在这一过程中不知道会欠下多少人情,不知道帮忙的朋友们会为此花掉多少钱。

刘思伟曾经为了把人弄进来,求爷爷告奶奶,一直求到孔副区长的司机,最后才利用车辆进出关口免检的特权把人混带进来。

作为副局长,丁爱国认为有必要扭转这一局面。章程的建议一经提出,就兴奋不已地跑来向局长汇报。

想到通行证是由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刘思伟恍然大悟:“章程,你是不是想代办南滨市公安局的特区通行证?”

“被你猜对了,”章程点头笑道:“来前在老家办的时候我打听过,通行证有两种,一种是半年期和一年期的临时证,不贴照片,要跟身份证同时使用;另外就是我和大舅这种贴照片的,不需要比对身份证;这意味着不管户籍是什么地方的人,只要有一张空白通行证和一张照片,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关。”

刘思伟被搞的啼笑皆非,提醒道:“章程,丁叔叔是公安,不是假证贩子!”

“丁叔的确不是假证贩子,但并不等于他不会贩证。姐夫,不信跟你打个赌,我现在给他打个电话,明天他们分局就会派人送一堆空白通行证过来,或许还会常驻我们这儿办公。”

现在的特区是“证件经济”涌动,“证件关系”昌盛,如果真能搞到空白通行证,想不发财都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