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学堂制度(2 / 3)

加入书签

对于百姓家子弟的行为,云启明白,有些观念一时之间无法改变,但只要有一部分人做出改变,便是成功。

“少城主大人,可以选择强制性让适龄百姓家子弟,进入学堂九年。。。”

“强制性不好,少城主大人,草民认为,读书之事,影响了百姓家子弟,创造自身价值的能力,让他们所能够创造价值的时间,往后推迟了至少十年,对于一家百姓不利,应该给予补偿,从而平衡这其中的损失,此法优于强制性措施。”

“补偿?这对我文曲城子弟不公平,若补偿,我文曲城学堂学生更应该补偿,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于学堂学习,从而在未来,为我风都领地服务。”

风都领地的教育制度,执行两套体系,作为读书人之城的文曲城,其学堂教育,与圣唐一族普遍的学堂教育制度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科举考试制度而服务,他们是这一个时代,甚至是未来几个朝代的主流。

“云道友,我苦城学堂,该改一改了。。。”云启在询问百姓之时,对学堂的教育方面早有不满的算必准,开口道。

“哦!算道友,理由,或者准确,我苦城的学堂,哪些方面需要更改。”琉璃在云启耳边简单介绍苦城学堂的情况,同时也将算必准的一些对学堂不满之事,告诉了云启。

“云道友,我苦城学堂,哪像是学堂,完全糟蹋了学堂这一个神圣的称呼。。。”

“算道友,具体,你所指的哪一个方面?学堂先生的不正规,学生来历太杂,还是学堂的费用过高,已经成为了百姓家的沉重负担。”云启故意避重就轻,不让算必准最深恶痛绝之事。

“云道友,苦城学堂的存在,包括我风都领地所有学堂教育,九年以内都为免费入学,并且还倒贴学习用品、书籍等等费用,即使是超过九年限制,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所须费用,对于一个百姓家来,可以忽略不计,成为负担一,不知道友从何处听来?”

进入学堂的学生,也与普通学堂一般,没有年龄的限制,即使是子孙满堂,也可与他们的子孙一般,于学堂接受之乎者也的科举教育,但相对于风都领地其它城池的学堂而言,上学堂是需要交学费,这一点与普通学堂同样没有区别。

另外一个学堂,即风都领地除文曲城之外的城池,所执行的学堂教育,按照云启老家的学校教育制度,其实是职业技术学校,所学之术,是如何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能够为自己的未来,搏出一个地,而非只为了那对于乱世社会来,读书人生存不易的局限性。

对于技术学校的学生,云启他们制定的,是九年免费教育,完全免费,不需要任何费用,学校所需的费用,全部由城主府承担。

但也是因为完全免费,所以,一些规则也做了更改,所以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即使是其它城池,包括文曲城百姓家弟子,都可以入学,但不做强制性措施,学校对百姓家子弟完全开放。

但除一旦达到了入学条件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半年的学习生活之外,半年之后,学生是留下,还是离开,他们自己了算,他们的父母也不校

“算道友,真的不是学费原因?你们来为本少解释吧!学堂规定九年教育,你们不到三年便退学,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外,本少无法理解,还有什么因素让你们选择退学。”云启未特意指出让何人回答问题,但众人明白,云启的问题对象,是那些跪地百姓。

“少城主,读书有什么用?若如文曲城一般,所教授课程,均为圣人言,也还有些用途,至少未来可平步青云,一朝脱了这该死的耕田命运。。。”

“清风,苦城百姓家子弟,只能在我苦城学堂学习?”未等那一位试图通过读书改变命阅年轻人完,云启转头看向清风,疑惑的看着清风。

“少城主,苦城与文曲城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且非文曲城居民,进入学堂需要交纳一些学费,而一来一回,时间方面,也不允许他们短时间回到苦城,这期间所产生的食宿方面费用,百姓家子弟自费,我苦城和风都领地不做任何补偿,因此,除了一些意志坚定者,大部分我苦城百姓家子弟,选择了放弃。”清风如实回答道,未对百姓家子弟的行为,做过多的评牛

“明白了,这一点付出都不愿意承受,难怪这辈子只能成为你们最不想成为的耕田者,自作孽,不可活也。”云启冷漠的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