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盟友、背叛与操戈(七)(2 / 3)

加入书签

刘协听后,有些意兴阑珊,本以为对方是个宗室良将,原来是个无名之辈。他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对于刘备自言的刘氏子孙身份,刘协没承认也没否认,若是刘备好用,宗室多个人也不算什么,可若是刘备不堪用,那就要治他冒认宗室的罪名了。

当然刘备是不是刘氏子孙,也确实没法辨别真假的。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刘备杜撰的家谱肯定是假的。因为刘贞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酎金失色之罪免去了爵位,怎么可能后人还十几代都有不同的侯爵。而且罗贯中还杜撰出刘庆安这种明显不可能出现在汉朝的名字,以及沛侯、颍川侯这种西晋开创,东晋、南朝偶有出现,金朝之后才真正大规模册封的郡侯名称。

因为对北岸的环境不了解,而且陕县周围,船只不足,所以杨彪认为,应该派一部乘夜渡河,秘密准备船只,接应主力。

这个任务,风险极大,除了突围北上,还要在返回之后,吸引李傕军注意力,为天子争取渡河时间,很可能便成了炮灰,所以根本没有人愿意接。

不管是杨奉、董承还是李乐、胡才几人,护卫天子是为了立功、受赏,不是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就在这时,一直陪在末尾,并未说话的刘备却站出来说道:“末将刘备,请为先锋。”

刘协并不认识刘备,虽然刘备的及时救援解了天子的危难,可天子仍是没有注意到他,还以为他跟李乐等人是一批人。

听得刘备姓刘,刘协有些好奇。

“你是何人,官居何职,我之前怎么从未听说过?”

刘备立刻回道:“末将刘备,幽州涿郡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子孙,曾在缑氏山书院读过书,以讨黄巾贼有功入仕,原为绥武中郎将,梁国相。”

刘协听了,有些吃惊道:“你还是宗室?”

刘备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回道:“末将乃是中山靖王第五子陆成侯(刘贞)一脉,家祖讳雄,曾举孝廉,为东郡范县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