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命运之线(2 / 5)

加入书签

因为我们说的实验室巧合大概率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另一方面,现在全世界的所有实验室有一个算一个,都无法做到几乎完美的数字化模拟。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我们的实验室几乎可以做到最完美的模拟,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做出许多成绩,因为在正式的实验室操作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帮我们淘汰了大概百万计的方案。

所以众位可以好好想想,如果真有特别想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可以跟我们研发中心的卓博士咨询,他会向中欧为解释加入的一些条件,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当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论坛到今天也已经过半,下午跟明天早上总计还有十七场报告会,明天下午就是闭幕典礼。这期间我们的卓博士可以随时为大家解答相关政策。

好了,答疑环节到此结束。也请大家给接下来一天里准备了报告的科学家们一些起码的尊重。我的报告结束了,如果还想跟我私下探讨关于介质空间理论的,可以随时给我发邮件。不过我只会回应那些具备回答价值的问题。换言之,如果发了邮件,而我没回,那一定是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大家可以考虑换个研究方向。请相信我会仔细阅读每封邮件,不会有遗漏。”

说完,宁孑干脆的站起身,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理台下的喧嚣,直接走下了主席台,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直接从后门走出报告厅。

当年在世界数学大会上,客场作战他都能说走便走,更别提这次还是在宁园主场了。所有的可能都有预案,就像今天的报告会场地,主席台左边就有一道暗门,直接通向报告厅的休息室,休息室隔壁就是一个专用的电梯,肯定是没人能找到的。

虽然这个问题本就是个废话。

对新材料物理特性的研究,尤其是对其构成粒子微观的研究,大概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这可是全新的研究方向,只要能找到其中一些规律,说不定未来就能成为青史留名的科学家。当然名头肯定没有宁孑那么响亮,但宁孑也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这一块,而且宁孑的名誉已经够多了,他手缝里漏一点,足够让现场许多人功成名就了。

尤其是这次三月拟定的名单,除了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外,大半都是已经被提名了许多次的准诺贝尔奖得主们。这大概也是这次高端论坛并没有邀请韩岛科学家的原因。

三月在拟定邀请名单的时候从来不会掺杂任何感情因素,就好像日岛的科学家就有两位。

至于名声……

说实话,宁孑还真不太在乎这些玩意儿。

……

正主儿毫不犹豫的走人了,会场上的秩序反而变得更有序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知道这个时候找人吐槽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这件事情能做决定的人本就不多,刚才在台上的那位年轻人是他们能接触到说话最有用的了。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韩岛科研领域相对古板的环境,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位诺贝尔和平奖之外,没有拿到任何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项。包括韩岛裔都没有。而隔壁日岛则是诺贝尔奖大户,几十年里已经有二十多位获奖者。

总之这次论坛的高端从邀请的学者段位就能体现出来。

坐在台上的宁孑看到冷静下来的众人,状似思考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好吧,我明白了。其实想参与新材料的研究也很简单,那就是加入我们的实验室。但之所以我一直没提到这个事情,主要是因为现在加入实验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背景调查,同时还需要强制性遵守比较苛刻的信息安全保密规则,我认为其中一些条件可能是各位无法接受的。

所以我只建议那些对这个世界真理的好奇心大过于对个体自由的学者加入到我们的研究团队中来。这大概是目前来说唯一能近距离接触跟研究负质量物质,以及研究介质空间特性的方法了。当然你们也可以参照我的理论自行想办法在实验室里打开正常空间跟介质空间的通道,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