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佟爱卿,你有何策(1 / 2)

加入书签

年初,征西大军在陕西连战连捷时,索额图还曾弹冠庆祝,一度以为大清能借助西北的胜利,重新提振军中的士气,然后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局势会一下糜烂成这个样子,若是任由事态再发展下去,索额图甚至认为都不要等到过年,各路明军就能兵临京师城下,然后把在京的满洲王公大臣和八旗旗丁一锅全端了。

“索大人,似此如之奈何?”

沉寂了许久之后,九门提督麻勒吉的声音打破了值房的宁静,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文官出身麻勒吉好不容易才位列中枢,他不想刚刚到手的富贵就这样被明国人催毁了,更怕自己的妻儿子女沦为明国人报复的对象。

“调王佳秀清回京,让他护卫咱们退到关外去,去漠北,离明国人越远越好,再不走,可真就无路可走了!”

大厦将倾,恭亲王常宁想到的不是拼死一战,而是如何逃跑,可这些年大清在蒙古做的恶用罄竹难书来形容都不为过,所以他认为还要有足够多的兵马护卫京师的王公大臣撤退,而被大明楚王马仲英恨之入骨的王佳秀清就成了护卫他们撤离京师最好的人选。

“淮安急递,八卦教变乱,配合长毛发匪袭了城池,征南大将军巴布哈、靖南将军巴尔汉等七十六名大小将官尽皆阵丧于城内,奴才苦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领残军三千撤离淮安,由于发匪占据山东和运河航道,奴才只得向河南转进,伏请我皇降罪!”

“山海关急递,科尔沁亲王班第率部叛国投明,辽东沦陷,寇首马仲兴掘了盛京皇陵和辽阳皇陵两处后,即在广宁汇合焚毁了老寨的朝鲜叛军,兵锋直指宁锦,望朝廷早发大兵,倘山海关有失,京师不得保也。”

“信阳急递,明寇以新野降将浦戈仁为先锋,先后占领九里关和平靖关,今近十万发匪云集武胜关下,征西大将军王佳秀清部迟迟不至,还请朝廷再发圣旨,催促征西大军尽快抵达南阳前线,若武胜关失守,中原门户大开矣!”

京师!

内阁值房!

闻言,眉头紧锁的裕亲王福全眼前一亮,忙附和道:“恭亲王此论甚高,现在撤离京师,正可保全我满人的精华,汉人又擅内斗,所谓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咱们在草原上励精图治,总有一天,咱们还能打回来,当年明英宗朱祁镇不就是退到大漠的蒙古人俘虏吗?”

“裕亲王此论甚高,太祖太宗那会,咱们不也屡次向明廷请求和议吗?现在优势在明,咱们撤离中原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错,反正汉人喜欢内耗,过不了几年,又会变成文官只要钱,武人皆畏死的老样子,只要咱们主力还在,八旗丁口还在,总能等到他们自乱阵脚的时候。”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福全的话宛如一道光照亮了在场包括索额图在内所有满洲王公大臣的内心,这话对呀!打肯定是打不过了,现在不走,难不成被明国人包了饺子,因此一个个叫声附和,浑然忘却了大清朝廷的官员和八旗丁口早就变得比明朝崇祯朝时还要腐败,还要不堪,若没有西北绿营撑着,恐怕连吴三桂和耿精忠都打不过。

辽东、山东、淮扬、河南,各处的败报如一座小山一样堆满了议政大臣索额图的桉头。

值房内,信郡王鄂扎、康亲王杰书、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和佟国维、麻勒吉、噶布喇等清廷王公大臣一个个宛若死了爹一样望着坐在首位上的索额图。

谁也没想到明国的攻势会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勐,也没有想到明军会用舟师运兵袭击了辽东和山东,更没有想到和大清休戚与共的科尔沁会背盟投明,以至于大清的龙兴之地仅仅半年不到就全部落入明军之手。

“本官早就该想到了,明国人能走水路偷袭曲阜,他们自然也能走海路联络朝鲜,袭取辽东、占领山东,可巴布哈和刘麻子手中有四万多军马,又有淮安坚城,怎么会连淮河堤坝都来不及炸,就近乎全军覆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索额图同样呆呆地枯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刚刚收到的淮安急递不停地喃喃自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