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奴才是先帝的奴才(1 / 3)

加入书签

自康熙灵柩送达京师后,京师的气氛就极度压抑,这两个月,他们在朝堂上几乎是天天挨喷,死了家人的满洲丁口甚至还披麻戴孝地跑到他们门前哭闹,哪怕他们掏出了大把的银子来安抚人心,都无法扼制住满洲旗人的愤怒。

可皇帝死了,要拥立新帝,这议政王会议又不得不开,谁曾想福全他们竟当着太皇太后布木步泰的面直接撕破了脸皮。

丑媳妇终归是要见公婆的,尽管乾清宫内洪水滔天,一向以沉着冷静着称的索额图站了起来,他看了一下殿内正吵的不可开交的王公大臣,开口道:“诸位,诸位先静一静,即便是要问罪,我等也有自辨的权利吧!”

巴布哈冷笑连连,他不相信在这种局面下索额图他们还有机会翻盘,揶揄道:“好啊索额图,皇上生前对你是言听计从,本旗主就看你怎么解释。”

索额图其实现在内心也发憷的紧,但输阵不输人,特晋和穆臣都把刀架到了自己脖子上,他怎么说也要回敬几句,昂然道:“前者皇上御驾亲征之事,本是南书房大臣李光帝撺掇的,议政王会议上,老夫可是一言没发,况且当时诸位好像也没坚持反对吧,裕亲王,皇上当初貌似是先点的您的将,让您代他出征,可您是怎么说的,现在南征战败,这罪责倒成了老夫一个人的了,你们说,天底下还有没有这样的事?”

崇武新朝积极筹办开国后第一次科考的同时,伪清方面也终于对外公布了康熙的死讯,并由信郡王鄂扎组织,太皇太后布木步泰主持了康熙驾崩后,清廷的第一次议政王会议。

之所以延后两个月宣布康熙的死讯,清廷也是有考虑的,已经在鄱阳湖折了十余万大军,若是连皇帝都阵丧在前线,那军心民气可就全丢尽了。

不过这次的议政王会议,受康熙托孤的五个顾命大臣,除力挽狂澜的湖广总督王秀清外,其余的康亲王杰书、信郡王鄂扎,议政大臣索额图和佟国维四人都遭到了全体满洲王公大臣的口诛笔伐。

其原因就是王秀清没有参与康熙亲征事,而且在回京途中还击溃并收拢了简亲王喇布的叛军,是以康熙灵柩才得已返回京师,故尔王秀清在这帮王公大臣眼里还是有功的。

“信郡王,此次皇帝南征,北直隶的兵马损失殆尽不谈,我八旗子弟就折了一万五六千人,随驾的王公大臣死的死、降的降,几无一人回返,你是随驾藩王,总得给咱们一个解释对吧!”

率先发难的是裕亲王福全,他是顺治的三儿子,康熙的兄弟,身为大清最尊贵的亲藩,和大清荣辱与共,他接受不了十余万大军被明军全歼的事实,更接受不了由康亲王、信郡王等人辅政的遗诏,至于那个什么湖广总督王秀清,自入京后,见了人就点头哈腰,不住地赔着小心,而且出手还大方,前些日子还偷偷给自己上供了二十万两白银,这样的老好人当顾命大臣,福全是求之不得。

恭亲王常宁也是义愤填膺地喝骂道:“鄂扎、佟国维你们说皇帝遗诏由你们担任顾命,你们就是顾命了吗?皇帝在回京的途中就驾崩了,鬼知道这遗诏是不是伪诏?”

不等急的面红耳赤的鄂扎和佟国维解释,两白旗旗主巴布哈也站了出来,戏谑地说道:“你二人口口声声是皇帝忠臣,现在皇帝阵丧在前线,你们却拿着所谓的遗诏回京,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吗?忠臣不应该和皇帝一起殉国吗?”

正红旗旗主特晋和正蓝旗旗主穆臣却是把矛头指向了索额图和杰书,他道:“皇上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可你们却是柱国老臣,若不是你们撺掇着皇帝亲征,又何至近两万满洲子弟折在鄱阳湖,这可是满洲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失败,不应该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失败的责任吗?”

索额图、佟国维、杰书和鄂扎四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是一句解释的话都说不出口,这次南征大清的损失太大了,大到连他们自己都接受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