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4节(3 / 5)

加入书签

不过此时,解缙对这里的情况还不清楚,终究还是下了轿,却见一个带着翅帽,相貌堂堂之人在众佐官和士绅的拥簇之下,此时又朝他再拜行礼。

解缙背着手,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尔等在此作甚?”

周康恭敬地道:“下官听闻圣驾至栖霞,所以率佐官与本地士绅百姓在此迎驾,也预备了一些供奉之物……”

解缙叹息道:“这岂不又滋扰了百姓,历来天子出巡,沿途无不供奉……”

他摇摇头,却没有继续往深里说下去。

杨荣和胡广感觉到解缙话里有话,便道:“解公以为如何呢?”

解缙毫不犹豫就道:“我等去迎驾吧。”

他叹了口气:“陛下在外,难免朝野惊疑,何况圣驾在外,少不得又有人趁机滋扰百姓。”

杨荣和胡广略一沉思,也觉得有理,于是彼此点头,随即预备动身。

既然有了决议,这一行人便坐着轿子,一路往栖霞渡口去。

不过显然,周康这些人倒是能理解解公的意思的,作为读书人,在儒家的价值观念里,读书人认为皇帝贸然出入宫禁,是十分不妥的事。

历史上那些昏君、暴君,最喜出巡,圣明的君主应该在深宫之中,每日操劳国家大事,选拔贤能的大臣,代皇帝巡视四方。

当然这些话,解缙这样的士林首领,文渊阁大学士可以说,他周康却没有资格,因而周康此时便默不作声。

解缙则又道:“既是要去迎驾,为何又在此处?”

周康便道:“前头不远,就是栖霞的范围,如今下官所治的上元县,已和栖霞无关了。”

解缙坚持走陆路而不选择水路,其实也是有他的心思的。

水路虽快,却没有给陛下提前预知的时间,显得仓促,而慢吞吞地走陆路,双方就都有了一个准备,而且沿途若是有什么消息,也可随时进行传递。

等眼看着栖霞渡口遥遥在望时,却见乌压压的一行人,停在了栖霞渡口不远。

一见到解缙一行人来,便有人上前,口呼:“下官上元县县令周康,见过诸公。”

听闻是上元县的县令,解缙也并不怎么在意,彼此的身份悬殊太大,哪怕是京县县令在解缙面前,也显得不起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