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跨时代的交流(1 / 3)

加入书签

知道张忠謀和自己的商谈的事情,许子明没有拒绝,相反爽快的应承下来。

出于年长者的尊敬,两人在杜克大学校园内的一个咖啡厅进行一场谈话。

五十三岁的张忠謀,虽然白发可见,但是从他的眼神中,却可以看出他对半导体事业的喜爱与钻研。许子明从他的眼神中同样也可以看出,这个从未谋面的人,此时居然对他有种故友相见的味道。

张忠謀从随身携带的公文袋中取出一份文件,很是凝重而深有意味的,从自己的一边递送过去,他率先讲道:“其实这次和你的谈事,我并不是代表德州仪器公司的董事来谈,我是以自己的名义来谈?”

“以自己的名义来谈?”许子明根本不知道对方这句话的意思。”

ib公司和苹果公司此时都在商量一件事情,那就是尽他们的极大可能去挽留并且录用许子明,这位在他们眼里,称得上极为另类的商业人才。许子明的眼光是超乎他人的,这一点虽然需要时间去验证,但是从许子明的那些提出的理论中,对于他们这些在科技行业中齐头并进,不断发展的行业而言,是他们当下急需要的管理人才。

在他们看来,许子明的目光高远,对于以后产业的发展预测特别的精准。许子明的那篇在杜克大学内闹得沸沸扬扬跑题的论文,转眼间已经成为这伙人评判许子明能力高低的标准。

虽然他们私下多次派人去谈,遭到许子明的拒绝,但是他们坚信,这个人才,绝对不可多得。

不过在这些人商议决定之前,美国的一家叫作德州仪器公司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已经又在昨天派人奔赴杜克大学,和许子明进行商议谈判。

而与许子明进行商议的便是日后的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謀。

张忠謀解释道:“对于你许子明的个人经历,我之前不太了解,所以最近让人调查了一番,之后才发现你非常的不一般。身份上,在香港就格外显赫,你是香港已故船王的长孙,你个人的资产也已经有十多亿,虽然是港元,但是放在香港而言,也算的上是巨富。”

许子明耸耸肩笑问道:“这与我们谈话有什么关系?”

张忠謀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直言道:“因为你是做大事的人,你是一个注重电子信心事业发展的人,除了你有雄厚的资金外,和不一般的营业能力,我们也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1970年代末,英特尔在内存市场所向无敌,当时的总裁夏柏重视消费性电子产品,不愿加大投资半导体,而张忠謀性格过于刚烈,不愿予人妥协,在公司内外不同场合都大声疾呼加大投资半导体。

明年的这个时候,张忠謀便会辞去在德州仪器公司的高层职务,回中国台湾,受台湾方面邀请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湾半导体业。

日后,张忠謀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并迅速发展为台湾半导体业的领头羊。

张忠謀这是第二次和许子明谈,许子明刚从杜克大学回来时,两人只是简单的在电话里聊了一些问题,这一次谈话显得更加正式,也更加的不一般,张忠謀有着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他会亲自代表德州仪器公司来谈,原因有多点,除了许子明的才能被美国的一些科技行业的大佬重视,也就是商业能力强外,还有一点便是许子明和他同为中国人。异地他乡,中国人自然期望国人有高成就,互相协助,共创一番事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