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宴饮(2 / 3)

加入书签

不然的话,以他们的体魄和耐力,又何以穿过漫漫戈壁大漠、瀚海草原,高原群山,往来于沙盗、马贼和战乱横行的万里行程;最终在天竺佛门衰败和式微下,以大毅力完成了佛门东渐的伟业。

而玄奘法师,更是更稳能武的一代猛人。既可以(物理说服)令路遇强盗,就此大彻大悟洗心革面,皈依我佛成为跟班;也可以口才打动西突厥可汗,派兵一路护送翻阅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天竺。

而到了天竺之后,他更是在曲女城的无遮(辨法)大会上;广大天竺佛门信众面前,力战百国千城而来的僧侣;最终取得那烂陀寺的最高荣誉——三藏,被大小乘共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因此,作为玄奘大师一脉相承的徒子徒孙,当代的佛门在饮食荤腥上也听由自便的;就算是行游在外的僧人,也是供养人施舍到什么就吃什么;毫无后世那些素食主义者,作秀式的假惺惺慈悲。

就像是原本在历史上,捉蛇拿鹰到处敲诈勒索的五坊小儿,在这个时空变成了维系皇权的眼线和爪牙一般。曾经臭名昭著的宫市使,在经过泰平中兴中的改造之后,也变成了一个高大上的肥缺。

在大内所属一省(宫台)三监(秘书、殿中、内侍),五局(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又二十四坊中,专门负责处理宫内旧物差事;

虽然看起来就像是个卖破烂的,但却是大内群宦们,为数不多对外的公开营生中,乡党风光体面的肥缺。在地位上,也仅次于内府局那些专门负责,大内生活起居和皇家日用采买的大宦们。

因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旧货处理,他们可以名正言顺主持竞价拍卖,大内铭记的物件和皇家认证的器物;不要小看这些物品,天下承平百年而诸侯输贡不绝,民间有的是暴发户愿意花钱接盘。

只为了在亲朋好友和宾客面前,拥有一件可以拿出来炫耀,号称是天家用过的传家宝。而且,相对于那些需要特定资质和地位,才能获得皇供商身份, 进行接洽的内府局;宫市使无疑要亲民的多。

理论上,只要你身家清白, 又舍得花钱;那给自己整一套缩水版的内造/御用器物, 是基本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是量大管饱。事实上呢,身家不够清白也没关系, 从另一种(地下)拍卖也能获得。

只要再花几个钱,买一套来自奚官局出具的认证文书;就谁也没法看出任何毛病来了。因此,这也是很多闯荡海外、外域后,发了财或是成功置业之人,最喜欢用来自抬身价的捷径之一。

随后,辛平功又指着另一名道:“那位就是广月大师,出自城西的大丛林柏谷寺,乃是当代大名鼎鼎的诗僧,与本地郑山人等名士大家,并称芳林十友。如今为辽东罗藩所延聘;拜为世子傅。”

在这里要说个历史的冷门知识,大唐的相当部分和尚是不禁荤腥的。茹素事佛乃是那位以佞佛著称,最后饿死石头城的南朝萧武帝梁衍,所鼓捣出来的瞎几把玩意,北地的和尚基本都不怎么认的。

无论是最早传法东土,停驻白马寺的摄摩腾、竺法兰,还是北朝的鸠摩智,或又是义净、法显等高僧,也没有这种矫情的毛病。甚至连西天取经的原型,开佛门三宗祖师玄奘法师,也不是吃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