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零一章 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仅仅两年后,南美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委内瑞拉和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签订了五五分成的协议。

这件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大刺激了中东的各石油输出国,也让在这些国家开采石油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多了几分戒心。

伊lang提出了五五分成的要求,被英-伊公司拒绝,英-伊公司主动示好,提出了一个补充协议,即把1933年协议中规定的每吨4先令的租借费用提高到6先令。

例如,按照1933年协议标准,1949年伊lang应得1300万英镑,新协议增加到2200万英镑,而且还一次性支付500万英镑。

其实英-伊公司颇有苦衷,二战以来,公司负担了英国ZF抽取的高额税金,几乎是付给伊lang的两倍。

随后,美国石油企业联合体与英-波公司就美国参加土耳其石油公司事宜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谈判,终于在1928年签署了著名的《红线协定》,取代了8年前的《圣雷莫协定》,成为新的悬在中东上空的达摩斯之剑。

依据这个协定,英-波公司、壳牌公司、以及法国和美国的所谓7家石油公司联合体、实际上只有标准石油的公司,各占土耳其石油公司23.75%的股份,其余5%由古尔本基安获得,古氏从此得一美名:百分之五先生!

《红线协定》中,划定了四国五家公司的共同开采范围,也就是那根红线圈起的石油版图: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了科威特之外的全部海湾石油国家!

美国的利益由《红线协定》得到了保障,而英-波公司则抓住1914年土耳其石油公司的一项“自我放弃”条款钳制美国公司的行为,该条款规定所有阿拉伯地区的油源(除了埃及和科威特,另外,波斯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而是***国家)必须由土耳其石油公司集体开发。

194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国成为第一大国,因此,标准石油在美国ZF的支持下,单方面宣布《红线协定》无效,土耳其石油公司随之解体。

1950年,沙特国王伊本·沙特与标准石油、德士古等公司合资建立阿美石油,并签订了五五分成的协议,这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效仿委内瑞拉的案例。

在《红线协定》生效的18年里,英-波公司中东石油霸主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削弱,陆陆续续失去了伊la克和科威特两个石油大户。

到了最后,英国人只剩下一个储量丰富的伊lang,美国人对英国人的宝地垂涎已久,二战后,英-伊在伊朗的地位受到了来自美国和伊朗ZF的严重挑战。

说实话,英国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食其果。

因为在二战期间的1941年,英国和苏联联军入侵伊朗,推翻了被称为勾结德国的礼赞·汗·巴列维国王,扶植其子默罕默德继位。

战争期间完全控制了该国,战后,美国加强了对伊朗的渗透,力图与英国分享伊朗的石油资源,杜鲁门提出的四点援助计划主要针对伊lang,所以英苏撤军后,英国在ZZ上已经无法单独影响伊朗,又失去了原来的盟友,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