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青云门来了(1 / 3)

加入书签

据新旧《唐书?田神功传》记载,扬州有一次大乱,商胡(波斯人等)死者达数千人。

张墨在东征日本的时候,扬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贸易就已经开始筹备了。

等着张墨从日本回来,所有的商品已经准备好了,他一到扬州的第二天,那些由五姓七族和朝廷准备好的货物就开始装船了。

半个月的时间,二十五艘商船就在二十三艘军舰的护卫下开始南下了。

跟随这舰队一起出发的还有扬州的私人海商。

在日本石见郡呆了一个月,张墨给李昭留下了两千猎枪军和一千特种兵,以及十门震天炮和五艘蒙冲舰及五艘商船,便带着大军离开了日本。

一回到扬州,张墨的奏折就送去了长安,向皇帝汇报了日本之行,同时也把日本之行的战功以及围剿海盗的战功都给了罗老二,他自己就是跟着大家出去转了一圈。

张墨知道这一番战功下来,罗老二封个郡王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很可能不是世袭罔替的那种,但是好歹也是郡王了,以后再找机会慢慢的爬就是了。

尉迟大川回到扬州以后,就准备带着大唐皇家舰队以及大唐皇家海上贸易商团出发了。

张墨给他确定的目标就是后世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其实在唐代的贞观年间,大唐就已经与海外有了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而且还有法律来约束外国人在大唐的经商活动。

例如外国人在唐代经商,会有一部专门治理外国商人的律法。譬如,《唐律疏议》记载:“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由此可见,唐代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都是以国家观念为先。

比如在唐代的波斯人与阿拉伯人滋事,就要按照唐代律法依法处理,若都是唐代人闹事,那就依照唐代本国百姓律法处理,可见我国唐代人的心胸宽阔。

唐代时,扬州也是一主要的贸易港,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又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因此一般人都很喜欢扬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