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皇帝的烦恼(1 / 2)

加入书签

王胖子说道:“那就要调兵镇压了。”

皇帝皱着眉头说道:“调兵镇压?哪那么容易啊?禁军是动不得的,但是谁知道昭义军、横海军以及魏博军是不是跟他同流合污了?朕感觉这李惟岳就是一个探路的,若是他顺利的接任了成德军节度使,怕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其他节度使了。”

“陛下,那如何是好?”王胖子问道。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角色,就是给皇帝搭个架子,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让皇帝想清楚如何处理成德军的事情。至于皇帝怎么决定,还轮不到他王胖子说话。

此时的大唐皇帝虽然开始任用宦官来掌握中央军权,但是宦官还没有达到后来的飞扬跋扈不可控制的地步,因此像王胖子这样的宦官,还是要看着皇帝的脸色行事的。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和权势都还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皇帝在大殿里来回踱步了很久,最后说道:“还是直接驳回李惟岳的请求,成德军节度使另行委任他人。只是让谁去当这个节度使比较好呢?”

皇帝原本今天还在朝堂上生了一肚子的气,直到收到了张墨的报捷信以后,心情才好起来。今日一大早上朝,就有宰相杨炎禀报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其父亲的职位。

这件事情令德宗皇帝大怒,他原本就是要收回各藩镇的军权,将权力集中在朝廷手中,结果这个李惟岳居然上书朝廷,相他请求继承其父的职位,如此一来,这节度使岂不是成了父子相承的了?若是这个口子一开,那天下四十四道节度使都这样做的话,那他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这跟周天子还有什么区别?

于是当着朝中数百官员面,皇帝痛斥了李惟岳的无礼,直接驳回了李惟岳的请求,同时还派人去成德训斥李惟岳,又让朝中重臣开始推荐成德节度使的人选。

在朝堂上商量了一个上午,也没有什么结果,皇帝也是生了一肚子的气。才回到后宫,王胖子就送来了张墨的报捷信,这让他的心情大好。

“王大伴,还是你办事可靠啊,这个张墨是给朕争了脸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上书朝廷,要让朕把节度使的位子给他,真是岂有此理。朕欲派人去斥责李惟岳,但是杨炎这个老东西居然劝说朕要冷静,切不可惹得李惟岳起兵对抗朝廷。

黄成那个老东西居然劝朕把成德节度使的位子直接给了李惟岳,以安其心,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先例一旦开了,这大唐四十四道藩镇岂不是都有样学样了?那大唐还是大唐吗?”

王胖子说道:“陛下,这个口子万万开不得啊,一旦天下的节度使都如此施为的话,天下就会大乱啊。”

皇帝一拍桌子喝道:“朕岂能不知?你都能看透其中的利弊,那黄成老儿岂能看不出来?也不知道李惟岳给他们送了多少好处,一个个的帮着李惟岳说话,都是些混账东西。”

“陛下,您大可不必为此事生气,直接驳回李惟岳的折子就是了,或者是封他为侯,让他们全家回长安养老便是。”王胖子说道。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要是李惟岳不肯奉旨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