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邹老的徒子徒孙们(2 / 3)

加入书签

只有三十出头的赵兴盛,给了他最大的希望,聪慧敏锐,三十多岁就直接评上了教授,这个年龄在冲刺长江之前,还可以冲一冲青年长江,而且大有希望。

是他之前最得意的门生。

他曾经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后继有人,直到有一天,他见到了谷小白。

这个孩子,他哪里是赤脚走在荆棘上,他简直就是开着压路机,一路碾压了过去。

所到之处,荆棘变柏油马路。

而现在,邹老已经走到了自己能走到的顶点,各种荣誉加身,身兼各种学会、协会的职位。

但可惜的是,国内的社科类是没有院士的,邹老也只能扫一些譬如欧亚院士、外籍院士之类的头衔,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弟子们保驾护航。

没有院士头衔,虽然有些遗憾,但名头终究是身外之物。

他更大的执念,其实是想要帮自己的几个弟子们再进一步。

五十岁的黄乃刚,跟随他时间最久,学术成绩也很优秀,但总是差了一步,没能评上长江,五十岁的年纪,再不努努力就评不上了,加上家庭压力特别大,又是冷门的考古学,总要帮一些。

这压路机还是时速能到六十迈的……

可最好的人才,最顶级的天才,谁喜欢在考古、历史这种领域里消磨?他们都是奔着最顶级、最需要天分的领域去的。

譬如,数学、物理。

而他,之所以让这些人来看谷小白的MV,就是希望能够开拓一下他们的眼界,拓展一下思路。

至少,能让这个谷小白牌压路机,帮他们多压一段路吧……

四十多岁的郑建国,刚刚在东原大学成为正教授,也需要点研究成果稳定自己的位置。

其他数人,也各有各的困境,各有各的挑战。

走学术这条路,如背负巨石赤脚踏在荆棘之上。

但这些弟子们,之所以能够受到他的青睐,其实大多是凭借一股专一的精神,而不是真的多有天赋,成就或许终究有限。

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到他现在的位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